華叔的遺憾和無憾
作者:張華 2011年01月04日
在「六四」國殤二十一年、中國憲政民主遙遙無期之下,司徒華撒手塵世,對這位畢生爭取平反六四和追求中國民主的老人而言,應是極大的遺憾;但與此同時,對他個人來說,獲得那麼多人的認同和讚譽,甚至連政敵也無法挑剔,此時走完人生之路,也是無愧無憾!
放眼香港,甚至世界各國,今日仍能令北京極度頭痛、視如蛇蠍的人物,已不多見,司徒華算是其中一位。並非因為司徒華擁有甚麼驚人的政治能量,可對北京政權產生直接威脅,而是他理想主義戰士的形象及真誠的愛國主義情懷,恰恰對中共當權者形成極大反諷,令北京的愛國主義教育變得極度荒唐和功利,進而破壞中共的宣傳和洗腦工程。
其實北京當局與司徒華也有過一段「蜜月期」。八十年中期,當時北京準備收回香港,但政壇的「港英餘孽」、社會精英、商界領袖,甚至一般香港市民都普遍存在恐中反中情緒,香港社會潛藏着反對收回香港主權的情緒。司徒華是少數率先公開支持回歸的政治人物,體現其真正愛國心。對北京而言,猶如雪中之炭,其後也委任他擔任基本法草委作酬謝。當時的北京領導人,尚殘留少許理想主義色彩及愛國之心,與司徒華還有一點交集。
但「六四」槍聲刺破畫皮,露出其「為保住一黨專政而罔顧國家及人民利益」的真面目,自然跟司徒華及擁護民主回歸的香港民主派決裂。「六四」後,中共加速世俗化,變成一頭只知權力和金錢的怪獸,與司徒華堅持的理想越來越遠。
正是司徒華鍥而不捨的堅持平反六四,彰顯了他追求正義、公平的人格,令他成為一面代表公義的愛國旗幟,同時站到道德高地之顛,不僅一躍成為香港民主運動的精神領袖,還可俯視北京,令他經常批評的中共變成道德侏儒,襯托出一眾中共黨官的自私、猥瑣,其政治制度不得人心。刻意站在政治道德高地的西方,近年就不斷抨擊中國的民主人權狀況,北京卻苦無還擊之力。
雖然很多人想站到道德高地指點江山,但並非都能如願,人格稍有污點、行為偶有缺失、心存半點私慾,就會被政敵拉下來而身敗名裂。可幸,司徒華保住了聲譽。如今,司徒華走了,香港失去一面旗幟、一個楷模,當然還有他站着的那片道德高地!
謹以清代詩人龔自珍的詩送別司徒華:「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瘖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There are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