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高徒未必有名師

高徒未必有名師

這題目,補充了、甚至是修訂了「名師出高徒」的成語。「有狀元學生,無狀元先生」,這俗語的意思是:中了狀元的學生,是老師教出來的,但卻沒有狀元去當老師,去教出中狀元的學生出來。事實上,也大多如此。我毫無低貶老師的作用的用意,只是強調,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學習,老師的教導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孔子是教育專業的鼻祖,是歷史上最偉大的老師。他有學生三千,傑出的七十二人,確實培育出不少人才,但其中有誰「青出於藍」而超越過他的呢?沒有。假如再問:他的老師是誰,他是誰教出來的呢?恐怕沒有人答得上,他是沒有老師的,全靠自學。

他是怎樣自學的呢?首先是勤奮苦學。傳說他讀《易經》,竟至「韋編三絕」。「韋」是熟牛皮,漢以前的書是用熟牛皮製成的繩子穿起來的。「三」,不是三次,而是多次。「絕」,是斷了。他讀得太勤,所以多次把書讀得破爛。由此,「韋編三絕」成為了形容勤奮苦學的典故。

其次,他對學習很有興趣。《論語》的第一句,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他又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讀『樂山樂水』的音,『肴』低去)之者。」(《論語‧雍也》,對任何學問和事業,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樂、善、勇、敢」的教育改革方針,「樂於學習」,「樂」字當頭放在第一位,我是衷心全力支持的,只希望當局不要說過便算了。

這「樂」與苦學的「苦」,看來似是矛盾,其實是統一的。你不能奢望學甚麼東西,從一開始,由頭到尾,都像坐在梳發椅上那麼舒服,像吃雪糕那麼好味。大多必須經過一個「苦」的過程,艱苦地鑽了進去,有所收穫,於是才漸漸學出樂趣來。不經過「苦」,難進入「樂」的境界。

此外,孔子還有不少寶貴的學習經驗。「學而時習之」(《論語‧學而》):不但要學,還要實踐。「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學習和思考要結合。「溫故而知新」(《論語‧為政》):要反覆溫習。「舉一反三」(《論語‧述而》):觸類旁通,多方聯想。「博學於文,約之以禮」(《論語‧雍也》):要有廣泛的知識,又能夠有重點地深入鑽研,兩者結合。等等。

如果能像他這樣地學習,又何須有名師呢?

二○○二年八月十五日

《三言堂》選輯之四:一枝清采(2005年7月初版)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