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孔子是個怎麼樣的老師

孔子是個怎麼樣的老師

今天,是新學年的第一天,中小學都開課了。謹以此短文,獻給老師們,願他們以孔子為榜樣,去教導學生。他是個怎麼樣的老師呢?

「有教無類」。他是中國把教育普及的第一人,說:只要給我十條乾肉作入學禮的人,我沒有不教誨的。十條乾肉,最窮的人未必拿得出,但已是很大的進步,以前只有貴族才有接受教育的機會。雖然學生中也有一些貴族子弟,但他都一視同仁。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他終身學習,以致忘了憂愁和衰老。他把握每一個教育機會,隨時隨地結合現實去教導學生。宰我白天睡懶覺,受到了批評;子路問怎樣對待鬼神,他答,人還沒有好好對待,談甚麼鬼神;即使是心愛的顏回,因為太聽話,也認為「非助我者也」。

「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不同愛好、性格、悟力,採取不同的教導方法。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來問,給予不同的答案。冉求平時做事膽小畏縮,便多給鼓勵以壯其膽;子路膽量過人,有勇無謀,便不時有意去澆冷水,壓一壓他。

注重啟發。「不憤不啟,不悱(音匪)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教導學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的時候,不去啟發他。一張四方桌子,告訴他一角是方的,他不能領悟其餘的也是方的,便不再教他了。)從這幾句話來看,孔子首先注重引起學生的求知動機,並要求他們獨立思考,反對「填鴨式」的教育。

通才教育。當時,「禮(禮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書(識字)、數(計算)」,被認為是一個人才必須具備的六種本領,孔子都去教導學生。「禮」是德育;「書」、「數」是智育;「射」「御」是體育;「樂」是美育;他經常與學生生活在一起,結伴周遊列國,同甘共苦,他們的融洽相處和憂樂分享,這便是很好的群育。

謙虛。有人讚他學識淵博,他說:我只會趕車罷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承認,種田比不上老農。

他去世,學生們像失去父親般哀痛,很多在墓地守墳,住了三年。三年後,分手了,大家都哭起來。子貢還是不願離開,又住了三年。作為老師,假如能夠得到學生這樣的敬愛,便是一生無憾!

二○○二年九月二日

《三言堂》選輯之四:一枝清采(2005年7月初版)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