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投考葛師
我是葛師第一屆畢業生和校友會現任主席。喜逢母校金禧,禁不住回想起當年的學校生活。
入學筆試,與羅師、鄉師同在英皇書院禮堂舉行,同一試題,科目有中、英、數、理化、史地。我還記得中文作文兩題擇一:《學然後知不足》和《教育即生活》。我選作了後者。
經筆試篩選後,便是面試。第一個考問我的,是羅宗熊老師,他曾在油麻地書院和皇仁書院教過我,劈頭第一句就問:「為甚麼不考羅師?」羅師是兩年制,分中英文系,畢業後職級是文憑教師,可晉升為副教席;葛師是一年制,只設中文系,畢業後職級是小學教師,無晉升機會。英文中學畢業生,大多投考羅師,他因而有此一問。我坦率地說:父病危而家境貧困,急於幫助家計,所以選考一年制的葛師。他板起臉孔教訓我:急功近利!對別人不要這樣說,否則不會取錄!
第二個考問的,是張榮冕院長,只問我的會考成績。我說:九科及格,其中的中文和中史是良。他點頭微笑說:很好!很好!過程不到兩分鐘,我便這樣被取錄了。
開課首星期是聯誼周,不上課,舉行各種活動,讓師生互相認識,並組織學生會。學生會的成立晚會假英皇書院禮堂舉行,表演的節目有混聲合唱中國民歌兩首《阿拉木汗》、《半個月亮爬上來》和獨幕喜劇《佳偶天成》。哪來觀眾呢?與假借英皇書院校舍上課的英皇書院同學會夜校磋商,讓高年級學生停課來觀看,把禮堂坐得滿滿的,很是熱鬧。
胡熙德老師教教育理論和教育心理學。他的講授深入淺出,清晰而條理分明。一次講「講故事的技巧」,講完便立即抽籤,叫同學到講臺來講一個故事。我被抽中了,講了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衣》,頗得好評。
又一次,他做了一個十分鐘實驗。派給每個同學一張舊英文報紙,叫大家逢看見字母A便用筆劃去,每過一分鐘宣佈一次時間:一分、兩分、三分……最後一分,各人在報紙上寫下記號。十分鐘過了,各自統計每分鐘劃去的A字的數目,再全班加起來。數目顯示,頭兩分鐘是上升的,這是熱身階段;接的五分鐘,在高處平行,這是持續階段,再接的兩分鐘,逐漸下降,這是疲勞階段;宣佈最後一分鐘後,又突然上升,這是衝刺階段。這個實驗,給我以後如何分配三十五分鐘教節的時間,很大啟發。
二○○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三言堂》選輯之三:滋蘭又樹蕙(2003年7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