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分的習作
這是關於愛因斯坦童年的一件軼事。軼事並非正史,未必是確確鑿鑿的真事,也許曾加工修飾,或張冠李戴,甚至杜撰虛構。不過,總反映出,人們對事主的印象和評價。
勞作課的老師,拿籃子,滿盛一張一張的小子——學生們的習作,走進課室。每次把習作發還給學生時,她都對成績好的讚揚幾句,成績差的批評幾句。
她滿臉怒容,拿了籃子裏放在最上面的一張,舉起讓全班都看得清楚,嚴厲地說:「你們看看,這子的四隻腳,長短不一,其中兩隻搖搖欲動,快要脫下來了。顏色塗得不均勻,斑斑駁駁,好像用醬油塗上似的。這是全班造得最壞的一張!你們找一找,有哪一張造得更壞的呢?沒有!這是造得最壞的!」
課室裏鴉雀無聲,同學們都看見了,老師手裏舉起的習作,實是很不成樣子。
忽地一個同學站了起來,顫抖抖但卻響亮地說:「老師,有的,我
有兩張造得更壞的小子!」同學們都愕然,轉過頭去,望他。這同學,從他的抽屜裏,拿出兩張小子,說:「這兩張造得更壞。我交給老師的,已是我造的第三張,是造得不那麼壞的了!」同學們都看見,那兩張小子,的確造得更壞。一張還沒有塗上顏色,一張只有三隻腳。他們還看見,那同學眼裏,滴下豆大的淚。
老師也愣住了,沉默了好一會,從講壇走到這同學面前,掏出手帕,抹去他的眼淚,再輕輕拍他的肩膊說:「對不起!很對不起!我不知道你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你是個好孩子。」她回到講壇,又舉起那張小子,對全班說:「同學們,我給這習作一百分!你們以為值得嗎?」課室裏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和歡笑聲。
這軼事,描述了童年的愛因斯坦的沉實堅毅,這當然是值得小孩們去學習的。但我以為,作為教師,也可從中得到教益:一、不可輕率粗暴地批評學生,這很容易傷害幼嫩的心靈;二、細心觀察和重視學生點滴的努力和進步,時刻加以肯定,給以鼓勵;三、發現了自己的過失,敢於向學生承認和道歉,並去補救。
在目前高唱「優質教育」之際,我想了一想,甚麼是「優質」呢?不能以齊一的標準,不能不看起點;凡作出努力,有所進步,不斷進步,就是「優質」。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四日
《三言堂》選輯之一:回眸時看(2000年2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