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狠如羊」

「狠如羊」

歲晚,在維園支聯會的年宵攤位,一位讀者買了拙作《滄浪之水》給我簽名,並贈我一本《咬文嚼字‧○二年合訂本》,說:你在專欄介紹過此雜誌,這是最新的合訂本,剛到港,相信你還未有,所以買了送給你。我很是感激。

新春稍暇,翻一翻,得到意外的驚喜--為一個五十四年前的疑問,找到了答案。四九年,在油麻地官立上午校,中文科教《史記‧項羽本紀》。其中的一段:「(宋義)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老師解說:「很」同「狠」,即兇狠似羊也。聽了心中頗疑惑,為甚麼說羊是兇狠的呢?但不敢發問,因為這老師脾氣不好而恐怕他也答不了。當時自己去解釋:宋義才疏志大,不學無術,所以比喻也很蹩腳。此事印象很深,還因為這麼長的課文,也要背誦。

這個心裏放了半個世紀以上的疑問,終於在這《合訂本》中,得到解釋。原來「很」除了「兇狠」的意思,還有另一個含義。《說文》:「很,不聽從也」;《辭源》注:「違,逆,不聽從」。羊有溫順的一面,但也有違逆、執拗的性格。所以北方方言有「死羊眼」,意思是死心眼、固執;江蘇方言有「死綿羊」,意思是不管別人怎樣說,也不理睬,我行我素。

此外,還讀了兩個有趣的關於對聯的故事。其一,《鄭板橋對古寺聯》。鄭到深山訪友,路過一古寺,見牆上一則單聯:「寸土為寺,寺旁言詩,詩云:明月送僧歸古寺。」「寸土」,小地方也,合起來便是「寺」;「言」、「寺」合起來便是「詩」;下面又用了「詩」、「寺」兩字。大抵難對,所以沒有下聯。鄭在回家路上,看見路旁樹木被砍倒,觸景生情,下聯脫口而出:「雙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時入山林。」「明月」與「斧斤」,下字都由上字拆出來,更見工整。

其二,《梁啟超改壽聯》。康有為生日,收到不少壽聯。其中一副:「國家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上下聯最後一字,合起來是「有為」。上聯出於《禮記‧中庸》,原句是「國家將亡必有妖孽」,暗藏「妖孽」兩字。下聯出於《論語‧憲問》,原句是「老而不死是為賊」,暗藏一「賊」字。用意是罵康是「妖孽」和「賊」,眾人大怒,要燒掉。以上曾讀過,以下則是初見。梁卻奮筆疾書,在上下聯都加了兩個字,這對聯便變成了:「國家將亡,必有忠烈;老而不死,是為人瑞。」眾人都拍案叫絕。我卻以為,「忠烈」與「人瑞」平仄不協,假如真是梁所改,當會好一點。

二○○三年二月十日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