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我被間接誤導了

我被間接誤導了

我曾誤記,秦檜是狀元;其後,翻檢《中國狀元大典》,發現其榜上無名,於是作了更正。不久前,在陶傑兄的大作中,讀到他也以為秦是狀元,便問:「為甚麼陶傑兄和我都有這樣的誤記呢?一時想不出那緣故來。」雖然是小事,放在心上總有收穫。終於找出了緣故,我的誤記源於魯迅,可不知陶傑兄是否也因同樣的緣故。

魯迅在《華蓋集‧十四年的「讀經」》中說:「問他們經可是要讀到顏回、子思、孟軻、朱熹、秦檜(他是狀元)、王守仁、徐世昌、曹錕?」我的誤記,就是那括號內的四個字所造成,想不到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留下了幾十年的印象。由此亦可見,年輕時讀書是頗用心的,尤其是魯迅的文字。找來身邊八一年出版的《魯迅全集》,翻開上述的文章,發現註釋中,由顏回……直至曹錕,都有解說,單單缺去秦檜一人。徐和曹也並非正面人物,為甚麼,只抹殺了秦呢?我想:大抵註釋者也弄不清楚,秦到底是否狀元,於是只好避而不註,這不是認真的態度。

內地作家、學者、魯迅研究專家朱正,曾參與《魯迅全集‧第六卷》(《華蓋集》不在其中)的註釋工作。他認真考證了此事:《歷代金殿殿試鼎甲硃卷》中,並無秦的試卷;《宋史》說秦「登政和五年(一一一五年)第」,查《歷代》書中的《宋代榜首題名》,這一科的狀元是何粟,可知秦中的只是進士。朱還推論,魯迅為甚麼會有這個錯誤的印象。《說岳全傳》第十八回,說秦是「新科狀元」。魯寫《中國小說史略》,是看過《說岳》的,一時未有深究,遂被誤導。我未看過《說岳》,那麼,是被間接誤導了。

順便說一說,歷代狀元中,有哪些是一般人也知其名的:

唐代。王維:大詩人,善畫,有詩佛、畫祖之稱,二十一歲即狀元及第。柳公權:名書法家,史稱其書法「體勢媚勁,自成一家」。

宋代。呂蒙正:家貧,廣東俗語「窮過蒙正」,即指他。張孝祥:大詞人,詞作屬豪放一類。文天祥:丹心報國,英勇就義,寫《正氣歌》,永留正氣在人間。

清代。翁同龢:兩代帝師(同治、光緒),支持變法。洪鈞:曾為德、俄、奧、荷四國出使大臣,名妓賽金花本是其愛妾。張謇:清末民初的實業巨擘,投資創辦銀行、航運、工廠、鐵路、墾牧等企業。

二○○一年八月三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六)望斷天涯(2002年1月初版)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