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蟬和阿斗
這是《三國演義》中的兩個人物。他們之間毫無瓜葛,簡直可謂「風馬牛」,放在一起來談,只因這兩個名字都有點特別。
貂蟬此人不見正史。《三國演義》說:她本是司徒(官名)王允府中的一名歌妓。王使用連環計,先把她許配給呂布為妾,後又把她獻給董卓,讓這一對義父義子因爭風吃醋,發生了矛盾衝突。這就是陳方安生所說的「挑撥離間」。其後,呂一戟刺死了董,把她奪了回來。呂白門樓喪命後,書中再沒有提及她,不知所終。
「貂」,《百家姓》中沒有這個姓氏,只有「刁」;女性的名字,通常用「女」旁的「嬋」,很少用「虫」旁的「蟬」的。那麼「貂蟬」這個名字,為甚麼這樣古怪呢?
據《宋史‧輿服志》:「貂蟬」是一種帽子,上有貂尾和玳瑁蟬(不是真正的蟬,而是有花斑的玳瑁)。據《後漢書‧輿服志》說此冠多為武官所戴。元雜劇加以引申,把她說成了在宮中掌管「貂蟬冠」的侍女。
春節前後,粵劇《關公與貂蟬》在港上演。元雜劇早已有《關公斬貂蟬》的劇目,說呂死後,曹操奪得貂蟬,用她來向關羽誘降,關不為所動而殺了她。以前粵劇也有《關公月下釋貂蟬》的劇目,不是「斬」而是「釋」。最近上演的,倒不知是「斬」還是「釋」了。
「阿斗」是劉備之子劉禪的乳名。其母甘夫人夢中吞北斗而懷孕,故名「阿斗」。北斗是群星中最亮的一顆,這本來是一個好名字。現在卻成了無知低能敗家的二世祖的代稱和貶詞,實拜劉禪所賜。名字大多本來沒有好壞,往往因歷史上某人物而後來變了有褒貶之分。例如「檜」本來是一種常綠喬木,果實可吃,木材可供建築製器。但因為秦檜一人,便「人從宋後羞名檜」。
劉禪的「禪」字,也有點怪。原來劉備有一個較他年長的養子,叫劉封。「封禪」兩字合起來便可見其義,這是古代帝王在名山拜祭天地的典禮。從兩個兒子的名字來看,劉備是一早立意要做帝王的。
趙子龍「攔江截阿斗」、「百萬軍中藏阿斗」,都是《三國演義》中精彩片段。劉備卻把救出的阿斗,擲在地下,說他幾乎損了一名大將。劉備白帝城托孤,對孔明說:「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父親對這個兒子,似乎從不寄以厚望。果然,劉禪留下了「樂不思蜀」的惡名。
二○○一年二月一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六)望斷天涯(2002年1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