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胡喬木的「陽光」
胡喬木的「陽光」
本年(二○○○年)五月份的《讀書》,刊出《陽光何日擁抱這一對戰士》一文,作者張湛彬。這題目,來自胡喬木給周揚的一句詩:「雨後的陽光將照見大地,更美了:擁抱一對戰士。」這「一對戰士」,是指胡周兩人。張對他們晚年交惡,在世時未能和解而感到遺憾。他們是怎樣交惡的呢?不是個人恩怨,涉及大是大非。該文的同情,隱隱約約在周這一邊,話說得吞吞吐吐;我卻不吐不快,忍不住加一把嘴。
張從介紹《我所知道的胡喬木》和《憶周揚》(回憶兩人的文章的結集)這兩本書,去談論他們的嫌隙。文革前,這兩個鼎鼎大名的「左」王,專門揮動大棍子的打手,在文革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文革後又都有不同程度的轉變。八三年,紀念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周發表關於人道主義和異化的言論,受到猛烈批判,胡又重現本來面目,成為揮動大棍子的主將。兩人因此未能「擁抱」。
文革後期,周獲釋,還要寫信給毛澤東表示感謝才離獄。四人幫倒台後,大徹大悟,一再向被他錯整的人道歉,老淚縱橫。關於人道主義和異化的言論,是他對過去「左」的經驗教訓的總結,是發自內心和認真的。
胡在文革,只是坐冷板。回憶文章有的說他愛才,敬重學者;有的說他變來變去,常常看風駛。我特別留意到,在《陽光》一文中,提到他的一篇文章《中國為甚麼犯二十年的「左」傾錯誤》,這是他在八九年三、四月訪美時的講演。有人認為他提出這問題,是很大的思想勇氣。但兩三個月後,就發生了「六四」事件,他的勇氣又去了哪呢?
盧之超的《回憶喬木》,記述了這樣的一件事:討論十二大《報告》時,他反對胡耀邦要寫上的主張,最後抬出「得請示鄧小平、陳雲等中央其他同志」來,才逼使胡耀邦讓了步。以前,毛澤東是他的紅太陽;這個紅太陽西沉了,「鄧小平、陳雲等中央其他同志」,成為了他的新的紅太陽。心中總有一紅太陽的人,一定會緊跟這紅太陽變來變去的,甚麼「才」,甚麼「學者」,都等閒了。
周揚心中卻再沒有甚麼紅太陽。胡喬木的所謂「陽光」,是他心中紅太陽的「陽光」,在這樣的「陽光」下,兩人怎能「擁抱」呢?
二○○○年七月九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五)悲欣交集(2001年1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