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知子莫若父的范蠡
知子莫若父的范蠡
范蠡助越王勾踐復國後,知其人可共患難而不可共安樂,遂急流勇退而歸隱。他更名改姓,三遷居地,從商成巨富,人稱「陶朱公」。
他有三個兒子。次子殺人,囚禁於楚。遣幼子攜黃金千鎰(每鎰十二),往楚國探望和營救。長子要去,說:「父親派幼弟而不派我,等於說我無能」,還嚷要自殺。母親為其求情說:派幼子去,未必能救得二子;倘他真的自殺,那麼卻先失去了長子了。父親終於不得已答應了,還寫了一封給老友莊生的信帶去,並囑咐:把黃金送給莊,任由他去辦事,千萬不要干預。長子起程時,又私自帶去了數百金子。
到了楚國,找到了莊生,送上黃金和信。莊對長子說:趕快離開,不要停留,弟弟釋放了,也不要問原因。但長子不聽從,留下來,並把私自帶來的金子,送給當權的貴族。
莊居窮鄉陋巷,為人廉潔正直,在楚很有聲望,得楚王信任。他無意接受黃金,打算事成後退還。去見楚王,說:觀天象,楚將有災害,只有行仁政才可消災。楚王接納他的意見,下令查封貯藏金、銀、銅的倉庫。那貴族知道了消息,告訴長子:每次大赦,楚王總先查封這些倉庫;看來,快要大赦了。長子以為大赦,二弟便會釋放,就去向莊生索回黃金。莊很是羞惱,覺得長子不聽他的話,欺騙了他。再去見楚王,說:我聽見路人在議論,巨富陶朱公收買了你的左右,來營救兒子,你行大赦,並非為了體恤國人。楚王大怒,先下令殺了二子,第二天才下令大赦。
長子帶黃金和二弟的屍體回家去,母親和鄉鄰都很悲痛。只有陶朱公笑說:「我早已知道他救不了二弟。他年幼就與我在一起,經歷過艱苦生活,把錢看得很重;幼弟出生時,我已富有,過慣奢華生活,把錢看得很輕。我當初派幼弟去,就因為他捨得用錢;長子捨不得用錢,因而終於害了二弟。這很合乎事理,不值得悲痛。我早已估計到,他只能帶二弟的屍體回來!」
莊生雖廉潔正直,未免太小器而報復心極強。成長的家境,會對性格有正或負的影響,是正是負要看實況,為人父母或子女者,可否由此歷史故事得到啟發呢?
二○○○年六月九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五)悲欣交集(2001年1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