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華紀念網站

25 賣的果然是「狗肉」

賣的果然是「狗肉」

教統會的諮詢文件──《創造空間,追求卓越》,發表了。看了一遍,沒有發現:「母語教學是死路一條」、「應以普通話教學」、「主要學科轉用英文」、「母語教學只是照顧教師」、「應摒棄英語背後的殖民地色彩」等高論。大抵,那「狗肉」還未正式上市,公開推銷發售。

去年(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四日,我在《明報‧論壇》版,刊出了《「樂、善、勇、敢」是「羊頭」?》一文(編按:見《去尚纏綿》頁一六八),就《選校指南》以會考成績標籤中學,質疑教統會倡議「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敢於創新」的教育改革目標的誠意。程介明反應很迅速,七日後在同版即有《請教育界化干戈為玉帛》見報,否認是「掛羊頭一族」。

誰不歡迎「玉帛」呢?但程是否記得,去年一月廿二日,他在《信報》寫的《教統會終於痛下戰書!》,煞是磨拳擦掌,殺氣騰騰。當時,我即以「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奉勸。我完全沒有想過要動「干戈」,但他是否願意把這封「戰書」收回呢?

三月卅一日,三頭馬車召開了教育改革傳媒工作坊,發表本文首段引述的高論。假如《選校指南》不是他們的主意,那麼,這些高論是如假包換的「狗肉」了。

提倡母語教育,從來沒有涉及反殖意識;出發點純粹是以「學生為本」。母語教學,是為了免於語言障礙,師生便於溝通,學生能夠樂於學習,不是照顧教師;學習外語和以外語去學習各科,是兩回事,學習外語只是教育的一個內容,而不是整體。假如用普通話教學,或主要學科轉用英語,能夠讓大部份學生學得快樂嗎?在課室,師生已難於溝通,怎樣去達到「善於溝通」的目的呢?早在七十年代初,港大同學鄭艾倫、石鏡泉等,做了一個調查報告《英文何價?》,雖然已二十多年過去了,現在他們也該來說一說話罷?

的確,本港教師很有一部份,未能以流利的普通話或英語教學。怎麼辦呢?把他們都「炒」了,引入「外勞」嗎?

我不清楚教育改革傳媒工作坊的性質,既然是教統會牽頭的三頭馬車召開,恐怕不會與教統會完全無關罷?那一番高論,與「樂於學習,善於溝通」,背道而馳。那麼,倡議的不是「羊頭」,還是甚麼?雖然尚未正式上市,公開推銷發售,但「狗肉」味已撲鼻,惹得嗜「狗」者食指大動,起了「挖牆腳」、「滲砂子」的作用。

二○○○年五月十三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五)悲欣交集(2001年1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