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記憶抱緊」
最近,關於中學中史科課程的爭論,使人感慨:想不到,在回歸後,這一科的教與學,竟還受到這般的蹂躪、凌遲!不時把「愛國」掛在嘴唇上的袞袞諸公,請讀讀,下面的聞一多的詩《祈禱》。
請告訴我誰是中國人,/啟示我,如何把記憶抱緊。/請告訴我這民族的偉大/輕輕的告訴我,不要喧嘩!//請告訴我誰是中國人,/誰的心有堯舜的心,/誰的血是荊軻聶政的血,/誰是神農黃帝的遺孽。//告訴我那智慧來得離奇,/說是河馬獻來的餽禮,/還告訴我這歌聲的節奏,/原是九苞鳳凰的傳授。//誰告訴我戈壁的沈默,/和五嶽的莊嚴?又告訴我/泰山的石霤還滴忍耐,/大江黃河又流和諧?//再告訴我,那一滴清淚/是孔子弔唁死麟的傷悲?/那狂笑也得告訴我纔好,︱︱/莊周淳于髡東方朔的笑。//請告訴我誰是中國人,/啟示我,如何把記憶抱緊;/請告訴我這民族的偉大,/輕輕的告訴我,不要喧嘩!
從留美學生、唯美詩人、學者,到民主鬥士,最終死於無聲槍的暗殺下:這是聞一多的一生的道路。在這道路上,鼓勵和推動他一直向前的,是愛國的情懷。這情懷不是憑空而來,更不是源於對哪一個領袖、政黨、政權和主義的忠誠,而是歷史文化和壯麗山河的熱愛。
他想「緊抱」的「記憶」是甚麼呢?是堯、舜、荊軻、聶政,神農、黃帝,河馬的餽禮、九苞鳳凰,孔子,莊周、淳于髡、東方朔;是戈壁、五嶽、大江、黃河。因為他忘不了這些,所以忘不了祖國;他「緊抱」這些,所以始終不渝地執去愛。
他還形象地比喻愛國的觀念,是「雋永的神秘」、「美麗的謊」、「倔強的質問」、「一道金光」、「親密的意義」、「一股火」、「縹緲的呼聲」(《一個觀念》)。
這樣的情懷,才是最深邃的;這樣的觀念,才是最銘心的。此時此地的年青一代,有這樣的「記憶」嗎?知道這些「記憶」是甚麼嗎?還去把僅可得到的「記憶」蹂躪、凌遲,教他們如何去愛?
我在《明報‧三言堂》專欄寫過的故事,一些教師或家長,介紹或轉述給他們的學生或子女。以後,我會寫一些能留下聞一多的「記憶」的故事。
二○○○年五月一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五)悲欣交集(2001年1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