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代序──「悲欣交集」

代序

──「悲欣交集」

這四個字,是弘一法師圓寂前三天的絕筆,字體蒼勁而略帶苦澀,似反映出他當時的內心感情。一位讀者,讀了我推介的《弘一法師翰墨因緣》,抄錄了書中《爭議與共渡》(作者熊秉明)一文中的一段,來信問我的意見。

「圓寂之前,法師留下『悲欣交集』四字絕筆,所悲者何?所欣者何?他沒有告訴我們。按佛家理論,『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既已無我,萬累(原文如此,料應作「慮」)俱盡,何來悲欣?看來,面臨那一極限時刻,他有激盪的心情,出家後老年的心靈也仍是少年時代的那一顆心靈,有極度敏感的質地,即使悟覺,也仍帶情感的震顫。」

我對佛學的認識和了解,連皮毛也談不上,只能以一個檻外人的體會,去談一談。

出家人的「四大皆空」,內心並非完全是一片空白,空了的只是「我」,沒有個人的妄念執;「看破紅塵」,也不是對世間一切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破了的也只是「我」,沒有個人的牽掛計較。佛門的一個信條,是「慈悲為懷」。「慈悲」,就是憐憫世間所有的不幸和苦難,動了捨身去拯助的感情,並付諸實踐。大乘的終極關懷,是「普渡眾生」,動力就在於這一個「悲」字,即使最後一刻也未能忘懷。我對「悲欣交集」的「悲」,這樣去理解。

至於那「欣」字,又怎樣去理解呢?那就是法師的遺偈中,「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的境界。整個在塵世的生命的熱,都發出了光;燦爛、和煦、寧靜、圓滿,一生無憾而感到歡樂,逕往西方。

假如「四大皆空」和「看破紅塵」,連這樣的「悲欣」也沒有了,那豈非鐵石心腸,變成了槁木死水嗎?恐怕這不會是佛教的本旨罷?

少年時代的法師,雖然生活絢爛,但做事總很認真,一絲不苟;出家後,更嚴守戒律,也凡事都很認真,一絲不苟。那精神是一貫的。一個認真的人,即使深藏不露,感情大多是濃烈的。濃烈的感情,決不能沒有「悲欣」。

這讀者還問到:法師出家後,拒絕與妻子會面,不加以撫慰,為甚麼這樣決絕呢?關於這點,我不了解,也許這是法師認為必須導守的戒律之一罷?

二○○○年六月十五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五)悲欣交集(2001年1月初版)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