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華紀念網站

64 黃帝找玄珠

黃帝找玄珠

《莊子‧天地》面,有這樣的一個寓言。

黃帝到赤水以北出遊,登上崑崙山頂峰,向南瞭望;在歸途上,失去了他的玄珠。他派遣知(很聰明的人)去找尋,但找不到;又派遣離朱(眼力很好的人)去找尋,也找不到;又再派遣喫詬(善於拾取東西的人)去找尋,也找不到。最後,他派遣罔象(善忘而無所用心的人)去找,結果找到了。

《淮南子‧人世》也大同小異地記述了這個故事,大抵是被認為極有深意的罷?

在傳說中,黃帝是五帝之首,被尊為中原各族的始祖。《史記‧五帝本紀》說他:「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思想敏捷),長而敦敏(敦厚勤奮),成而聰明(耳聰目明,這指見識廣、善判斷)。」可謂英明神武得很。

「玄珠」:黑色的明珠。但「玄」除了黑色外,還有幽深微妙、高遠莫測的含義。莊子在這寓言中以玄珠來比喻他的「道」。黃帝失去玄珠,就是失去了、違背了為帝之道了。

他為甚麼會失掉了玄珠呢?古代帝王面南而坐,他登上崑崙山的頂峰,向南瞭望,是炫耀自己擁有天下,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姿態。莊子認為:這樣的姿態,所流露了的思想情緒,不能作為帝王的典範,失去了、違背了為帝之道,於是玄珠便丟掉了。當然,莊子以這個寓言,表達了他無為、虛無、縹緲、出俗的哲學思想。

我細味了好一會:為甚麼頭三個各有專長的人,都不能找回玄珠,但最後的一個善忘而無所用心的人,黃帝最後才派遣他,大抵是不寄予厚望的了,卻找到了呢?

竊以為,善忘不是患了失憶症,而是能夠「忘我」,忘卻了個人的名利得失和艱辛困頓,因此沒有甚麼思想包袱,勤奮而不辭勞苦,眼中只有百姓。無所用心,不是「思想上的懶漢」,而是沒有陰謀詭計、滿肚密圈,坦蕩蕩的。

罔象終於找回了玄珠,莊子以此暗喻,黃帝要如上述的「善忘而無所用心」,摒除由炫耀流露出來的驕傲自大,才能恢復帝王的典範,重返為帝之道。

莊子的思想,已經不大適合時宜的了。但這個玄珠失而復得的故事,是否會給某些位高、剛愎自用、一心大有所為的為政者,某種參考和啟示呢?

二○○○年一月十四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四)去尚纏綿(2000年7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