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墓者說》
《讀書》雜誌的讀者,對藍英年這一位作者不會陌生。年來,他在該月刊陸陸續續發表了,好一些評述蘇聯文學家的文章,欄目就是《尋墓者說》。這些文章,連同在《隨筆》、《文匯報讀書周報》、《博覽群書》上,曾發表的同類的文章,以上述的欄目為書名,現已結集出版了。
今天,五十歲以上的人,不少在年輕時都讀過好些蘇聯小說,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被開墾的處女地》、《青年近衛軍》等等,思想受到感染,甚而影響了人生路向。那時候,對這些作品的作者,只從單方面的宣傳,得知一鱗半爪,且並非真相。現在來讀一讀這本結集,一方面可引起一些已褪色的回憶,另一方面還可了解一些當時蘇聯文壇的實況。回憶與實況對比,在感慨中,也有省悟。
曾被高度吹捧的高爾基,與列寧、斯大林、聯共,相處得並不融洽。藍透過高在十月革命後的二一年出國,其後又在二八年返回蘇聯,再後又多次離開,直至三三年才定居,寫出了這位稱為「革命的海燕」、「無產階級最偉大的作家」、「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奠基人」,與那專制獨裁政權的矛盾和衝突。
《靜靜的頓河》、《被開墾的處女地》的作者蕭洛霍夫,曾兩次被謀害,死逃生,這是甚麼緣故呢?最後斯大林救了他,是為了政治的原因。這又是甚麼政治原因呢?
《毀滅》、《青年近衛軍》的作者法捷耶夫,他與斯大林的關係,近似周揚與毛澤東。他心愛的作品《青年近軍》,受到斯授意下的猛烈批評,不得不重寫。五六年聯共二十大後,開始解凍,他卻在這時候開槍自殺,邊放斯的畫像,這意味甚麼?
《巴黎的陷落》、《暴風雨》的作者愛倫堡,是猶太裔。五三年,蘇聯發生了所謂「醫生案件」。他冒生命危險,拒絕在一封猶太著名學者、作家、作曲家聯名譴責猶太醫生的信上簽名。幸得幾天後,斯大林便逝世,他才活下來。
結集,還有寫到馬雅可夫斯基、西蒙諾夫、索爾仁尼琴(《日瓦戈醫生》作者)等等的文章。
這些文章,是在董樂山鼓勵和催促下寫出來的。欄目也接納了董的意見,由《掃墓者說》,改為《尋墓者說》。的確,有些墓還不知在哪,正待尋找。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四)去尚纏綿(2000年7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