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華紀念網站

00 前言

前言

這是我在《明報‧三言堂》所寫的文字,繼《捨命陪君子》、《猶吐青絲》、《胸中海嶽》之後的第四本結集。共收八十一篇(包括《代序》的兩篇),見報日期由九九年七月初至二千年二月底,橫跨新舊兩個世紀。

在舊世紀的最後幾天,我拿出為紀念「六四」事件五周年,於九四年所成的《集龔自珍句七絕八首》,加以闡釋,用來抒發送舊迎新的感慨。詳見本書的《代序》。

《去尚纏綿》這書名,截取自其中一首的一句:「去尚纏綿可付簫」。過去的一百年,人類歷史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從興起、全盛,直至瓦解、沒落,可謂驚心動魄,在幾代人的心上,都打下了傷骨的烙印。「去尚纏綿」,就是即使離去了,那往事仍不時回蕩於腦際。倘能從那回蕩中,汲取得教訓,展望得前行的方向,那麼,無數人付出的血淚便不會是白白的。

我活在這舊世紀後半的三分之二,當然目睹這些血淚,心上留下了烙印,對那些逝去了的坎坷歲月,的確深有「去尚纏綿可付簫」的感慨。我已年近古稀,因為往事在腦際回蕩而揮之不去,汲取得教訓,展望得前行的方向,於是,在剩下無多的日子,猶有餘勇。

本書的編例,循以前的三本結集:曾見報的,一篇不漏;編排次序,按見報日期的先後;把不是《三言堂》的文字,列作附錄。其中的一篇附錄《但願流出的都是歡樂之淚》,是我的朋友游順釗先生的文章。我曾為他的詩集《墨淚》,寫過一篇序言《一生友誼和幾個腳印》(見《胸中海嶽‧附錄》)。現在,徵得他的同意,把他這篇文章收作本書的附錄。

封面的兩張照片,拍攝的日期剛好相隔整整十年。下面的一張,八九年六月四日,拍於跑馬地舉行的「黑色聲討大會」,當天凌晨,我們從熒光幕上看見了北京的血腥鎮壓。上面的一張,九九年六月四日,拍於維園舉行的「六四」十周年燭光悼念集會,當晚與會者有七萬人。這十年,是舊世紀的最後十年。「六四」事件,是人類在送別舊世紀時為民主而抗爭的最悽厲的戰叫,這戰叫猶在耳畔,「去尚纏綿」!

二○○○年六月十四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四)去尚纏綿(2000年7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