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華紀念網站

73 岳飛論馬

岳飛論馬

  料不到,岳飛是一位相馬評馬專家。但細想一下,也就覺得理所當然,因為他是一名戰將,必然對戰爭的重要工具――馬,有深入的了解。

  《宋史‧岳飛傳》,有這樣的一段記載。

  紹興七年,岳飛上朝拜見宋高宗趙構。趙問:「你得到過良駒嗎?」

  岳答道:「我曾有兩匹馬,每天要吃好幾斗草和豆,喝一斛泉水,但不是精純清潔的東西不吃。披甲奔馳,起初跑得並不怎麼快,待跑了百里後才奮蹄疾奔,從午時跑到酉時(約六個鐘頭),還可再跑二百里。解甲卸鞍時,既不氣喘也不流汗,好像未曾跑過一樣。這就是需要量大而不隨便獲取,實力雄厚而不願顯示自己的致遠之材。不幸,牠們都相繼死掉了。現在的這匹坐騎,每天食量不過幾升,而且食不擇料,飲不擇泉。韁繩還未拉穩,便跳躍急馳,只跑了百餘里,便精疲力竭,冒汗氣喘,快要死掉一樣。這就是需要不多,容易滿足,喜歡逞強,一下子便暴露技窮的低能之材。」

  趙聽了,大為讚賞說:「你這一番話,實在太啟發人了!」

  趙所說的,是怎麼樣的「啟發」呢?大抵是以相馬評馬之道,去相人評人。

  岳飛的話,只集中兩點:一、飲食;二、前速與後勁。

  假如,以為一個人的食量大,而又揀飲擇食,便是人材,那太膚淺可笑了!其實,這是比喻要看他的日常生活。看看他是否儉樸清廉,善於吸收強健魂靈的營養;看看他是否「有為」與「不為」,「為」的是甚麼,「不為」的是甚麼?看看他在工作中,是否有自省自愛的精神,勤於學習,不斷追求上進。

  至於前速與後勁,就是要經歷鍛鍊和考驗,不可只看一時的表現,尤其是初露的鋒芒。「韁繩還未拉穩,便跳躍急馳」,便是輕佻浮躁,這樣的人,難成大器,難於長期堅持,容易見異思遷。

  關於前速和後勁,較易理解;至於日常生活,卻往往被視為小節而忽略。這不但可以觀人,更重要的是作為自己修身的鏡子。

  趙說得到啟發,卻用了一個秦檜。「笑區區、一檜竟何能,逢其欲。」這無關對人的認識,而是私欲。

一九九九年六月六日

胸中海嶽

《三言堂》的「一言」(之三) 司徒華

頁 PAGE 1 / NUMPAG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