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警兩七絕
第一首是,晚唐章碣的《焚書坑》: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註釋。竹帛:書籍也,竹和布是古代書寫的材料。煙銷:被焚,化作煙灰。關河:可據之險守的要地。空鎖:白白據有而不能保。祖龍:秦始皇也;祖是始祖,龍是帝皇;他自稱「始皇」,要做子孫萬代諸龍之祖。坑灰:焚書剩下的灰燼。山東:崤函以東,指秦國原有以外的六國的屬地。劉項:劉邦和項羽。
語譯。想把書籍焚燒了,控制人民思想,但統治的地位反更為虛弱。即使有堅固城池和險隘要地,只是白白把秦始皇與人民隔絕了,卻保不了他。坑裡焚燒書籍的灰燼還沒有冷,秦國以東的六國舊地,便都紛紛起來造反。兩名造反的領袖劉邦和項羽,都是沒有怎樣讀過書的。焚書對鞏固專制的統治,有甚麼用呢?
「劉項原來不讀書」,這一句對現今壓制思想、言論、新聞、出版自由的殘暴獨裁者,也是一針見血的批評。人民是在現實中受到壓迫而起來造反的,並不是受到甚麼蠱惑!
第二首是,五代後蜀花蕊夫人的《述國亡詩》: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
註釋。詩題《述國亡詩》:這詩題一作《口占答宋太祖》。後蜀滅亡,花蕊夫人被宋軍俘獲。宋太祖問她:為何不殉節而降我?她口誦此詩去回答。君王:指五代後蜀國君孟昶,宋軍入成都,他投降了。
語譯。國君孟昶在城頭豎起了白旗,向宋軍投降,我這個幽居深宮的弱女子,既全不知道,也全無關係。這次,從國君、將軍到士兵共十四萬人,一齊解除武裝,放下武器,投降宋軍的,難道沒有一個是男子,全是女性嗎?
在封建時代留下來的歷史記載,往往把皇朝覆滅國家動亂的責任,推在一些女性身上,例如商朝的妲己、周朝的褒似、安史之亂的楊貴妃等等,稱之為「禍水」。她們真能起這麼大的作用嗎?這不過是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對女性的誣衊。
這兩首七絕,不是很精警嗎?
二○一○年八月二十二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二十)竦聽荒雞(2011年1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