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若比鄰」
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我在《明報‧三言堂》專欄,曾寫過《神童王勃作對》,收入結集十八《欄干拍遍》。現來推介他的一首五律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如下: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註釋。杜少府:王勃的朋友,其餘不詳;少府,官名,縣尉也。之任:前往去任職。蜀川:亦作蜀州,蜀地,今四川。城闕:城門上的樓閣,這裡指長安。三秦:項羽滅秦後,將秦分為雍、塞、翟三國,稱為三秦,泛指長安附近的地方。五津: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是四川岷江上的渡口,指杜少府要前往的蜀地。宦游人:離家外出去尋求官職的人。比鄰:鄰近。歧路:兩條分岔的路,這裡指告別分手的地方。
語譯。我們在長安郊外告別,這裡的城門樓閣雄偉壯觀,護著首都。遠望你要去之處,那是岷江五個渡口的地方,一片煙霧瀰漫。這次,我來長安和你去蜀川,都是為了尋求官職,因而不能不分手。我們雖然分手了,但同在這一片神州大地上,彼此仍是知己,雖遠隔異地,也有如在近鄰。在這告別的路上,我們不必像感情脆弱的年輕人一樣,悲傷而淚濕袖巾。
詩中的一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千古傳誦名句,給遠隔的朋友以無限慰安。
這是一首告別詩,最大的特點是,毫無分手的傷感。一開始,就是以離別之處的壯偉風光,蓋住傷感。接著提到,大家都是為前途各走一方,是有為而別,更毋須傷感。第五、六句,指出友誼永在,只要仍是知己,何患各處天涯。最後兩句,批評了臨別揮淚,是幼稚的兒女態,進一步寫出兩人的大丈夫氣概。
律詩的第三、四句和五、六句,是須對偶的。但此詩的第三、四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卻並非對偶。但第一、二句,「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卻是對偶的。這因為在初唐,絕律(近體詩)在形成中,還沒有完全定型,但其平仄和押韻卻是合乎標準的。
二○一○年七月十一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二十)竦聽荒雞(2011年1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