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華紀念網站

03 一隻猴子的死

一隻猴子的死

古籍《莊子》中的一篇《徐無鬼》,說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猴子又被稱為「狙」(睼音讀「追」)。吳國有一座山,山裡有很多猴子,所以,以「狙之山」而聞名。

一天,吳王率領群臣、將領、士兵,乘船在江上遊覽,然後上岸,登臨狙之山。從來沒有這麼大群的人馬,進入山裡,猴子們看見了,很是驚慌,被嚇得紛紛逃到山中最茂密的樹林去躲避,不敢出來。

但猴子們中的一隻,牠是群猴中最膽大和身手最敏捷的一隻,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難得有一個這樣的機會,在這麼多人的面前表演牠的本領。牠不但沒有逃到樹叢去,反而在吳王和眾人面前,從容不迫地在樹枝上跳上跳下,翻筋斗,盪鞦韆,發出尖叫。

吳王覺得牠無禮,竟然對國君如此,心中很是惱怒。他拔箭張弓,「嗖」的一聲,向這猴子射去。這猴子的確本領不凡,箭來到眼前,一出手就把箭抓住;接著又跳來跳去和發出尖叫,很是高興的樣子,彷彿嘲笑吳王的箭術奈不了牠何。吳王感到被侮辱了,一連發出多箭,但也一一被這猴子接住,而且跳得更高興,發出更高的尖叫。

吳王憤怒了,向隨從的將領和士兵下令:「射死這無禮的猴子!」這猴子成為了眾矢之的,只有死路一條。

吳王對陪伴出遊的朋友顏不疑說:「這猴子依仗牠的敏捷,炫耀牠的本領,以傲慢的態度對待朕,所以招來殺身之禍。這教訓要汲取,人也不能過於自信,以自己的本領向他人示傲!」

顏聽了這番話,回去後,拜得道之士董梧為師,努力自我修養,除去驕矜之氣,摒棄奢侈淫逸,謝絕與權貴往來。如此三年,修成道果,受到國人的讚譽。

這故事的寓意是甚麼呢?無為而澹泊出世,這是《莊子》的哲學基調。簡單來說,「無為」就是無所作為,那就不需要甚麼本領,更不炫耀本領。「無為」的反面就是「有為」,這猴子是死於「有為」。

二○一○年五月九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二十)竦聽荒雞(2011年1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