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出水痘」和「生暗瘡」
「出水痘」和「生暗瘡」
陳方安生和林煥光,忽然表態愛國。論者的評論中,我覺得劉健威兄的一句話,最為恰切而又幽默:「高官們幾歲了,現在才出風癩、生暗瘡?」
「出風癩」,那「癩」字的讀音,與我心目中所想像的那一種皮膚敏感病,略有差別。是否有另一個廣東俗字呢?我不知道,就只好當作自己所想像的。某些人,吃了或觸摸了自己敏感的東西,皮膚就會出現一斑一斑的、紅紅腫腫的、痛痛癢癢的疙瘩,經藥療和好一段時間,才消退。這並不是,只有小孩或青少年,才發生的。
我以為,把「出風癩」,改為「出水痘」,則更為恰切。據我很膚淺的醫學常識所知,多是嬰孩才「出水痘」的,據云每人一生必須出一次,出了一次後便終生免疫;但出得越遲,年紀越大才出,痛苦和危險也就越大。「出水痘」時,倘料理得不好,皮膚甚或臉上,會留下「痘疤」。
「暗瘡」,又名「青春豆」,顧名思義,大多只是在發育期的青少年才有的。滿臉暗瘡,總給人尚未成熟的感覺。暗瘡生得又大又多,忍不住用手去揑壓,往往因而留下小小的疤痕。說句笑話,青少年的楊森,一定是暗瘡滿臉的了。
按年齡去推算,陳方女生在大學時,還沒有國粹派和社會派之爭。那時候,她沒有機會「出水痘」和「生暗瘡」。中英談判,以主權換治權,討價還價時;八九年,天安門廣場響起槍聲和奔馳着坦克;彭定康時期,「千古罪人」的臭罵聲中――那時候,連林煥光也是高官了,沒有「出水痘」和「生暗瘡」的可能和必要。他們又都錯失了機會。
陳所說的「理所當然」,林所說的「血壓上升」都有語病。「理所當然」,是理性邏輯演繹的結果,並非看見國旗聽到國歌,那麼感性的反應。「血壓上升」是會臉紅耳熱的,更會有腦溢血的危險,非小心不可。
這樣的年紀,才「出水痘」和「生暗瘡」,要提防有痛苦和危險,或儀容不雅,或留下疤痕。
一九九八年六月三十日
猶吐青絲
《三言堂》的「一言」(之二) 司徒華
頁 PAGE 1 / NUMPAG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