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潔白和罪惡
潔白和罪惡
我是讀了魯迅的評介後,才開始去讀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小說的。
魯迅說:「他把小說中的男男女女,放在萬難忍受的境遇裏,來試煉他們,不但剝去了表面的潔白,拷問出藏在底下的罪惡,而且還要拷問出藏在那罪惡之下的真正的潔白來。」
「潔白」,是人性的善;「罪惡」,是人性的惡。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惡,我卻相信:「存在決定思維」。在人類歷史和現實社會裏,每時每刻每一角落,善和惡都並存着、糾纏着、交戰着。這樣的存在,自然決定了,每一個人的人性中,都有着善和惡的兩面。要看的是,哪一面是主流;在某一時刻的交戰中,哪一面戰勝了哪一面。藏在潔白底下的罪惡,藏在罪惡底下的潔白,正好說明這一點。
中大出版社出版、劉青峯編的《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輯錄有斯坦福大學王友琴的兩篇論文:《一九六六:學生打老師的革命》和《打老師和打同學之間》。作者對文革初起時,在北京的學校裏,學生打老師和同學打同學的情況,作了調查研究。有三個特點:一、殘酷,死人甚多;二、普遍,調查所及的學校,沒有例外;三、特殊,在教育史和法律史上,無法找到可比的現象。
作者慨歎:學生打人的手段,全沒有人教過,可是卻如此殘忍,後果如此可怕!尤其是中學生比大學生更殘忍和可怕。學生本來是單純潔白的,為甚麼竟都變成了野獸呢?這些案例,可以成為「人性惡」的例證。
我以為:即使是年輕的學生的人性中,也都有着善和惡的兩面。在那史無前例的時刻,受到刺激煽動,尤其是打着「善」的旗幟和口號,便瘋狂起來,內心的惡把善完全壓倒了。
最近外電報道,舒特拉的遺孀說:他不是個好人,好色,不顧家庭。她所說和《舒特拉的名單》的故事,都不會是虛假的。大抵是在納粹的魔爪下,他人性中的善被激發了起來。
人們啊!要警惕內心的善和惡的交戰!
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九日
猶吐青絲
《三言堂》的「一言」(之二) 司徒華
頁 PAGE 1 / NUMPAG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