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屠蘇與桃符

屠蘇與桃符

今天是年初一,恭喜!恭喜!關於春節最為傳誦的舊詩,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七絕《元日》,如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曈曈:日高升,陽光燦爛也。入:注入。此詩提及「屠蘇」和「桃符」,都是與春節習俗有關的東西。先來說「屠蘇」。

「屠蘇」是一種酒,人們都在過年時喝一點。據說,這酒是漢末名醫華佗所創製。其配方,是大黃、白朮、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藥,入酒浸泡而成。具有益氣溫陽、袪風散寒、避除疫症之效。後來,唐代名醫程思邈每逢臘月,都送鄉鄰一包藥,用以泡酒。由此流傳開去,喝此酒成為過年的風俗。

一般飲酒,年長者先飲,年少者後飲,但飲「屠蘇」卻相反,年少者先飲而年長者後飲。北宋蘇轍有《除日》詩,詩云:「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意思是說:他已七十多歲,是飲屠蘇酒最後的一個。但現在這種先少後老的飲屠蘇次序的習俗已沒有了。

在中共建政初期,在外交政策上「一邊倒」,「屠蘇」成為忌諱,酒名少人提及。

再來說「桃符」。古代傳說:神荼和鬱壘兩兄弟是神仙,守衛桃林的鬼門,見害人的鬼便捉了去給老虎吃掉。人們為求除禍降福,把他們的畫像繪在桃木板上,作為門神,掛在大門左右。也有不繪像,只寫上神荼和鬱壘的名字的。到了唐朝,門神改了由開國名將秦叔寶和尉遲恭代替。

五代,後蜀主孟昶親自提筆,在桃木板上,題寫了一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新年貼在大門兩邊,這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當時稱為「桃符」。「桃」,因沿用繪門神的桃木板。「符」,大抵也寓驅邪之意。

到了宋代,桃木板改為紙張,叫做「春貼紙」。到了明代,由明太祖朱元璋改稱為春聯,並下令:新年,家家都須貼春聯。他還微服出巡去欣賞,曾為一家閹豬的,寫了一對這樣的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二○一○年二月十四日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