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無味」與「可憎」

「無味」與「可憎」

北宋的黃庭堅,說過一句這樣的話:「三日不讀書,則其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對這句話,我想了好幾想。

一、「三日」是頗短的時間,要求是否太嚴苛呢?大抵這只是一個比喻,不是確數,比喻一段時間或較長的時間,甚至是甚少或從來不讀書。要旨是,要經常去讀,最好能天天讀,養成習慣,有如每天的刷牙、洗臉、沐浴。

二、古代沒有報章,只有書籍,現在則書報並稱。今天,可不可以只閱報而不讀書呢?我認為,倘連報章也不閱讀,不僅是「言語無味」、「面目可憎」了,會成為化石。要天天閱報,但不能只閱報而不讀書,這是屬於兩個不同的範疇。閱報主要是接收資訊,知識和修養還是要靠讀書的。

三、不讀書,為甚麼會「言語無味」?讀書不是為了在言語中拋書包,在言語中大拋書包反而會使人覺得無味。經常讀書,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能提升一個人的品味、風格、氣質、修養,甚至道德。一個品味、風格、氣質、修養,甚至道德都低下的人,嘴裡會說出些甚麼來呢?恐怕最少也會是枯燥、粗魯、庸俗、鄙陋、空洞的,何止無味?

四、容貌本是天生,怎麼一不讀書,就會變得「面目可憎」呢?面目並非指容貌,而是給別人的整個觀感。這個觀感,綜合品味、氣質、修養、道德,甚至談吐和舉止各方面而形成。在這些方面低下,就很容易讓人覺得可憎。俗語說:「好眉好貌生沙虱」,所以,即使有天生的好容貌,體內的「沙虱」也會爬上鑽出臉皮,叫人看見的。

人的肉體需要食物,不吃一兩餐便會餓,久餓便會餓死。人的精神也需要糧食,書報不是被稱為「精神糧食」嗎?不讀書報,精神也會餓死的,成為行屍走肉而不自覺而已。

人的肉體需要運動,鍛煉體格,保持健康。不運動,就會衰弱,百病叢生,壽命必短。閱讀書報,就是一種精神運動。閱讀時,思想隨著文字而活動;事後,再作思考,更是重要的活動。肉體的運動要經常,精神的也要經常。

二○○九年三月二十一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十八)欄杆拍遍(2010年2月初版)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