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華紀念網站

29 我讀不懂的語體文

我讀不懂的語體文

讀古籍,遇到疑難,去查辭書,或多翻幾本註釋,大致可以解決。但這幾年來,在報章雜誌上讀到一些文章,當然是語體文,認識每一個字,卻往往讀不懂,不知所云,摸不著頭腦。使我懷疑:是不是代溝,或自己的水平。

最近,讀了今年(零八年)六月份的內地雜誌《書屋》,刊出一文《漢語是怎樣被傷害的?》(作者狄馬),彷彿替我出了一口氣。

該文列舉種種例子,批評一些作者的行文,嚴重地破壞了漢語。其中一種,是以無聊、枯燥、乏味的所謂「學術語言」,來作為高深理論的外衣,去欺嚇讀者。手法如下:

簡單的東西複雜化;感性的東西概念化;熟悉的東西陌生化;個性的東西平面化;腐朽的東西神奇化。舉出三個具體例子如下:

一、把「張大娘進城賣雞蛋」,寫作「張氏高齡婦人在現代商品經濟條件下如何實現貨幣與雞卵的等價兌換」。二、把「兩條狗在野地裡交配」,寫作「兩隻犬科哺乳動物在地表的裸露處以身體語言表達情愛進而實現生命的創造與傳遞」。三、一本社會科學雜誌的一個標題《結構性拆解:潛規則撒播與新官人事》。

讀罷,我隨手拿起今年五月份的《魯迅研究月刊》,其中的一篇文章的題目是,《以沉思、探究的方式逗留於世界近旁──〈吶喊〉〈彷徨〉的文本間性及時間之思》(作者葉繼奮);文中的兩個分章的小標題是,《歷史給逆性境遇下的存在悖論與時間循環》、《「此在」身分的確定及否定性進程中時間的構成》。

該文的第一句是:「人的生活、人的存在結構和真實意義是伴隨著戰爭和苦難而來的二十世紀的中心問題。」最末一句是:「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永恆的時間命題:人如何成為一種合適的生存者──『此在』,並在多維度的時間性存在中親證自我,從而也生產著時間。」你讀得懂嗎?

文末附有作者簡介:某大學副教授和碩士生導師。我在猜想,他的講課會是怎樣的,他指導出怎麼樣的碩士?

二○○八年七月二十七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十七)一寸春心(2009年1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