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唐詩三首欣賞舉例
唐詩三首欣賞舉例
前文我記述了,向中學生演講,怎樣欣賞唐詩宋詞。現舉出其中一些例子,讓讀者們分享。
柳宗元五絕《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首兩句對偶,使全詩一開始就很有氣勢。以「絕」和「滅」來形容完全沒有,又與「千山」、「萬徑」對比,更顯得天氣惡劣。「孤」與「獨」又與首兩句的「千」、「萬」對比,突出了「蓑笠翁」是圖畫中唯一的生物。末句「獨釣寒江雪」,「寒」「雪」最後才出現,句子結構特別,說「釣」「雪」而不是釣魚,使人印象深刻,「獨釣」意不在魚也。這詩不只是一幅圖畫,還表達了主題:清高之士,不畏環境險峻和個人孤寂,堅持自己的氣節和理想。
杜牧七絕《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要細味首句「銀」、「秋」、「冷」這三個字。「銀」是白色,加強室內的靜寂氣氛。「秋」一方面點出季節,另方面也形容燭光的暗淡。「冷」形容詞用作動詞,把華麗的畫屏描寫得也失去了色彩。「秋」字,與下文的「夜色涼如水」和「牽牛織女星」相呼應,七夕就是在秋季。要注意這首詩句與句之間的跳躍:首句是室內的孤寂,第二句是因耐不住孤寂而到室外撲流螢,第三句是倦了坐在天階休息,第四句是從雙星想起與愛人的離別。主題是:宮女的閨怨,雙星尚可一年一度相逢,自己卻與愛人永無會期。第四句含蓄地點出了主題。
杜甫五律《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為甚麼提到「雁聲」呢?雁是候鳥,秋天南飛,明春便回來。但作者因戰亂離家,卻不知何時才能回去啊!因而更思念故鄉,覺得故鄉的月亮特別美麗。「寄書長不達」與「無家」緊扣,已家破人散,信怎能寄得到呢?「未休兵」是戰亂還未結束,對分散了的弟弟們的生死就更牽掛。我特別叫同學們欣賞,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是工整的流水對。
二○○八年四月七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十六)青山不老(2008年7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