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喪殯慶祝生辰
喪殯慶祝生辰
清代乾隆年間才子袁枚,寫了一個這樣的近乎笑話的故事。
杭州巨富汪壑庵,篤信佛教,在近西湖的山中,築了一座禪院靈妙庵,作為靜修之所。
一年,生辰日近,他忽然心血來潮,異想天開,要用一個很特別的方式來慶祝。把家人都召集了來,鄭重其事地宣布:過去慶祝生日,弦歌盛宴,磕頭作揖,興高采烈,豪華熱鬧,他已經有點煩厭。這一次,要來一個新花樣。那一天,要為他舉行喪禮出殯。他說:人誰無死?但死了,哭不能聞,拜不能受,哀不能知,祭不能食。我要在生時,享用這一切!
家人聽了,大吃一驚,認為大不吉利,一致堅決反對。他大怒,罵道:你們平時都說孝順敬從我,現在卻完全不聽我的話!我死了,豈不是更叛逆嗎?我未死而能享受死後的供奉,這是古人從未享受過的。人死後便無知覺,你們做了甚麼我都不知道。現在我就想知道,你們在我死後,是怎麼樣的?
他不理家人的反對,親自去訂購紙錢魂幡,聘請鼓吹樂隊,選定喪服、靈柩、喪禮出殯日期,並通知了親戚好友、鄰里街坊。
人們知道這消息,既覺得其荒謬,亦感到其通脫,更有以為這是一種禪家風範。
家人認定他已不會回心轉意了,便不能不順從他的決定,為他籌備喪禮出殯。
到了他的喪禮,親友們都來祭奠。出殯時,樂隊先行,魂幡招展,紙錢紛飛,梵音齊誦。沿途觀看的,人山人海,路祭者有百餘家。家人都披麻帶孝,假裝哭泣。他坐在靈車中,頻頻向道旁觀看的人招手。這樣,在前呼後擁下,一直被送到靈妙庵去。
到了靈妙庵,他對妻子兒女說:以後,我不再回家了,就在這裡茹素伴佛參禪,或去遊山玩水,以終餘年。假如你們要見我,便到這裡來;要是不來,我也不會招喚你們。
這樣過了十五年,他才無疾而終。
相信在歷史上,沒有第二個人像汪壑庵這樣,以喪殯來慶祝自己的生辰的了。倘若今天有人,再來上演這樣的一齣喜劇,會怎麼樣呢?
二○○七年十月二十二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十六)青山不老(2008年7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