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白蓮、梅花、石灰
白蓮、梅花、石灰
比喻,是寫作的重要技巧。一個好的比喻,勝過千言萬語。我舉出三首舊詩來作說明,這三首詩都整首是一個比喻。
第一首《白蓮》。作者王禹偁(音「清」,與「稱」相通),北宋人。小時家貧,靠替人磨麥為生,借錢過活,努力讀書,卒成材。幼即能作詩,五歲時,太守知其名,召之面試。當時,太守正好在池邊欣賞水中的白蓮,以白蓮為題命他作詩,他便作了下面的一首:
昨夜三更裡,嫦娥墮玉簪。
馮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嫦娥:月中女神。馮夷:水神。昨晚深夜,嫦娥不慎把插在頭髮的玉簪,掉了下來,落在水上。水神馮夷不敢收受,把玉簪變作一朵白蓮,象徵綠水的貞潔,在水中捧出來。把白蓮譬作嫦娥跌下來的玉簪,多麼美麗的比喻!
第二首《寒夜》。作者杜耒,南宋人,生平不詳。該詩如下: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竹爐:用竹編作外殼的爐子。湯沸:水煮開了。火初紅:爐裡的火,剛剛燒旺了。才有:一有了。寒夜,朋友來訪,沒有美酒佳餚款待他,只是烹一壺茶來聊表心意。竹爐的火剛剛燒紅,水便煮開了。望向窗外,那月亮好像平時的一樣,但映照著盛開的梅花,它便顯得特別美麗!以梅花比作朋友,因為他的到訪,這寒夜就分外難忘而不尋常!梅花傲雪耐寒,暗喻朋友的操守;以茶當酒,也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寓意。
第三首《石灰吟》。作者于謙,明朝人,官至兵部尚書,曾救英宗,後中讒被殺,一生忠烈。據說,此詩十二三歲時作,如下: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千錘萬擊」:經過無數砍伐。「烈火焚燒」:歷盡嚴峻考驗。「粉骨碎身」:不怕犧牲。「清白」:石灰是白色的,以喻忠烈之士的貞節。把石灰人物化,貌似寫物,實是詩人的自白自勉。于謙一生,也就像所詠的石灰。
二○○七年九月十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十六)青山不老(2008年7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