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之數」
一位高僧,年已一百二十歲,身體還很健壯。一個學僧問他:「師父,你猜想自己會多長壽呢?」他答道:「念珠之數。」學僧一時不明其意。高齡的讀者們:你們怎樣領會這話呢?
「念珠」俗稱佛珠,就是和尚掛在胸前的那一串珠子。坐禪或念經時,一顆一顆地數,故有此名。每串珠子數目不一:少的有14、18、24顆;多的有54、108、1080顆。念珠是連貫的,不論長短,從不掛記是否數完,完了也不知道,巡迴接續數下去,直至坐禪或念經完了。
我想起了,曹操的樂府《步出夏門行》的第四章《龜雖壽》:「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志。」
神龜和騰蛇,雖然長壽,但生命終有完結之時。千里馬老了,在馬槽裡養老,但仍想著在沙場上馳騁千里;重義忠誠的人,雖然到了暮年,仍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一個人的生命的長短,不單是由命運決定的;保持樂觀的心情,自愛而保重身體,便可延年益壽,活得長久。曹操抱著這樣的期望,唱出自己的志願。
老驥和烈士,生命都快到終點了,但都沒有想到要離開這個世界,仍然懷著馳騁千里、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雖然未必能夠實現這樣的願望,但相信是會愉快和長壽的。
一些高齡朋友,向我索字,倘沒有指定要寫的字句,我很喜歡為他們寫這首《龜雖壽》;若字要大而篇幅不足,我便只寫最後的幾句:「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志。」
高僧的「念珠之數」,忘卻年歲,看破生死,很有出世的禪意。曹操的「壯心不已」,不忘家國而銳意於功業,是入世的豪邁。兩者都是對待生命的正確態度,能否結合而為一呢?
我也年紀不小了。願以這兩人的話,來自勉、自慰、自我珍重,有一個充實、愉快、健康的晚年。
二○○七年八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