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與「不動心」
孔子說:「四十而不惑」;孟子說:「我四十不動心」。都是四十歲,為甚麼都在這年紀呢?「不惑」與「不動心」有甚麼分別?或有甚麼關係?何者為重?
孔子終年七十二,孟子則八十三,古人來說,都算是長壽的。四十,約在這悠長生命的中間點,既有人生經驗而又精壯,已經成熟了。
孔子這樣述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不惑」是在「志於學」和「立」之後,再進而「知天命」。奮發學習,繼而有把握地獨立思考,再繼而知識豐富不致迷惑。「知天命」有各種闡釋,我的理解是:掌握大自然和社會的規律,深知自己的命運的未來安排,沒有非分之想,更進一步成熟了。他還說過:「知者不惑」,也與知識有關。
學生公孫丑問孟子:老師假如做了齊國的卿相,能夠實現自己的主張,從此小則可以成霸業,大則可以成王業,那是不足奇怪的。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你是不是有所恐懼疑惑而動心呢?孟子答:「否!我四十不動心。」(《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沒有述過他的心路歷程。我對「不動心」的理解是:堅定的理想和意志,不受誘惑而動搖;足夠的自信和能力,不怕承擔大事;浩然的勇氣,無畏困難險阻,一往直前。接著,他還說了怎樣培養浩然的勇氣,理想意志與意氣感情怎樣互相影響。
「不惑」和「不動心」是說對事物的認識和在思想感情上,都沒有疑惑和動搖。孔子著重學習、知識和經驗,孟子則著重修養、意志和感情。兩者有共通之處,學習也是一種意志和感情的陶冶鍛煉,修養應包括勤奮謙遜的學習。「不惑」便能「不動心」,「不動心」便能「不惑」,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不惑」和「不動心」,可測試一個人是否真正成熟。
二○○七年二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