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婦是打虎英雄
「再作馮婦」,這成語比喻:某人已離開原來的行業工作,後來又重新投入。因那「婦」字,或會有人誤以為他是女性;其實,他是一個男子漢,一名打虎英雄。典故出自《孟子‧盡心下》,故事如下:
從前,晉國有一個勇士,名叫馮婦。他勇敢力大,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為民除害,名聞遠近。國王為了嘉獎他,把他提拔為士人。士人就是知識分子,以讀書和研究學問為職責,地位比一般老百姓高。自此,他再沒有打老虎了。
一天,他與一群士人,駕著馬車,經過山野。到了一處,忽然聽見人聲喧鬧,再上前去看。原來有許多老百姓,拿著鋤頭、木棒、刀叉,追逐一隻老虎。老虎背靠山崖,張牙舞爪,大聲狂吼,嚇得眾人遠遠地站著,沒有一個敢走近去。
這時候,有人發現馮婦坐在馬車上,認出他是名聞遠近的打虎英雄。於是,迎上前去,邀請他下車,來捕捉這隻老虎。
馮婦二話不說,欣然答應,立即下車,捲起衣袖,向老虎撲去,把老虎打死了。
老百姓們,看見馮婦再度大顯身手,都歡呼喝彩。但那些坐在馬車上的士人,卻全不以為然,嘲笑馮婦已經升為士人了,竟然還像從前一樣去打虎,實在有失身份,不成體統。
打虎是為民除害的好事,何況這是馮婦本來的拿手本領呢?那些士人,卻認為這是武人才去做的,知識分子不該做,去做便是自貶,完全不理會是好事還是壞事。這是一些知識分子的臭架子,只計較自己的地位,卻不把人民的利害放在心上。今天還有這樣的知識分子嗎?
「唯大英雄能本色」。馮婦不但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他沒有忘本,沒有荒廢為民除害的本領,只要有機會和需要,便拋棄已經提升了的階級地位,隨時放下身段。「放下身段」,是近日常有人說及的詞語,請看看馮婦。
成語每每有褒義、貶義、中性之分。從「再作馮婦」的出處來看,顯然含有褒義。但現在一般人去引用,大多是中性,甚至略帶貶義,這是有失原意的。
當你引用這個成語時,請注意其原有的褒義,不可用在該貶的人和事上。
二○○六年十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