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華紀念網站

00 前言

前 言

這第十四本結集,收輯由零六年五月初至十二月底,於《明報‧三言堂》見報的文字,一篇不漏,共八十一篇。此外,還附錄有我在其他地方發表過的文字,以及游順釗兄紀念「六四」十七周年的文章。

書名《弦斷誰聽》,撮自岳飛的《小重山》:「欲將心事付瑤箏。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他的心事是:驅走金人,重光失地,回到故鄉。但把瑤箏的弦彈斷了,這心事也沒有人聽;而且,不單只瑤箏的弦彈斷了,連生命的弦也因而被橫刀割斷。這千古的悲劇,是他個人的,也是民族的。

琴聲是不是一定要有人去聽呢?「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在茂密的竹林裡,獨自一人,彈琴而又長嘯,只為了抒發個人的情感,不是要讓人聽見,天上的明月來陪伴,便心滿意足。岳飛的悲劇,因為所處的時代,不容他像王維那樣地平淡出世。

我說過一個《第一千根琴絃》的故事,見結集十三《橙黃橘綠》頁一四一。一個老盲人,帶著一個小盲人,彈琴賣藝過活。不論有沒有聽眾,他都那麼全情投入去彈奏,因為師傅曾告訴他:他彈斷了第一千根琴絃,便可在琴中取得讓他復明的秘方。他終於彈斷了第一千根琴絃,取出秘方,但藥店卻告訴他,這秘方是一張白紙。他極度失望後,醒悟到師傅不是存心騙他,而是讓他燃著希望之火,懷著光明的憧憬,度過悠長艱苦的歲月。他去世時,把師傅曾告訴他的話,同樣地作為遺言告訴徒弟小盲人。

不是為了取得復明的秘方,是否也能燃著希望之火,懷著光明的憧憬呢?倘若那希望之火和光明的憧憬,不是個人的,而是整個人類的,一定能夠。歷史的發展,已昭昭在目:人類有著必然走向光明的希望!

與整個人類和歷史發展同行,你不會計較一時有沒有知音,卻一定會有知音。

生命的弦,始終會斷的。一生貫徹了家國的心事去彈奏,斷了也無憾。

二○○七年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