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秦時明月漢時關」

「秦時明月漢時關」

盛唐詩人王昌齡,是七絕高手。現存他的近一百八十首詩,五古佔多,其次便是七絕。七絕中,又以邊塞詩和宮怨詩為多,共約佔總數五分之一。本文來介紹他的七絕邊塞詩和宮怨詩。

《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註釋。「龍城」:歷來註釋紛紜,有說是匈奴都城,遊牧民族豈有固定都城?我卻以為,是泛指邊疆的防守要塞。「飛將」:漢代名將李廣,驍勇善戰,屢敗匈奴,有「飛將軍」之稱。「教」:讀「交」,陰平,致使、引致。「陰山」:起於河套西北,綿亙綏遠、察哈爾、熱河,自古為北方屏障,漢武帝奪得此山,匈奴之勢遂衰。

語譯。現在,我們所看見的明月,是秦漢時候的同一的明月;所在的關山,也是秦漢時候的同一的關山。由此想起了,自古以來,這是與外族交戰的老戰場。從那時候起,有多少離家萬里遠征的戰士,葬身於此,至今未能還鄉呢?聞戰鼓而思良將,倘若漢代飛將軍李廣還在的話,鎮守這邊疆要塞,恐怕匈奴鐵騎,再不敢度過陰山來侵略。

借思古幽情,慨嘆自己也會像歷代出征戰士,骨暴沙場而不能還鄉。再借漢代名將李廣,暗諷當時的將領,無能破敵。

《從軍行》:「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離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註譯。「新聲」:新的樂曲。「撩亂」:觸發引起種種的。「邊愁」:身在邊塞的愁苦。

語釋。琵琶彈出新的樂曲,大家隨樂曲起舞。雖然是新的樂曲,但總離不開在訴說,戰士們離別故鄉遠在萬里關山的懷念。不論舊曲新曲,聽之不盡的,都觸發我們想起在邊疆的種種愁苦。舉頭望照長城的、高高的秋夜的月亮,思鄉之情更加不堪。

戰士思鄉是必有之事,但邊塞詩表達這種感情,仍豪放飛揚而不消極低沉。

《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註釋。「閨」:女性的臥室。「凝妝」:嚴妝、盛妝,打扮得很端莊。「翠樓」:華麗的樓子。「陌頭」:路邊、路口。「教」:讀「交」,如上面的第一首。「覓封侯」:為了高官厚爵去從軍。

語譯。一直躲在深閨的少婦,生活得舒適快樂,從來沒有不如意的事,不知道愁苦是怎麼的一回事。春天來了,她盛妝打扮,站在家中華麗的樓子上,眺望遠景。忽然看見路邊的楊柳,長出了綠色的葉子,才想起了,在這大好的春光,丈夫怎麼不陪伴在身邊,讓自己的青春虛度呢?這時,她才後悔讓丈夫為了取得高官厚爵而去從軍。

這是一首帶有邊塞詩味道的宮怨詩。一些版本「不知」作「不曾」,我以為前者較好,連知也不知道,比不曾有過,更為深刻。

王昌齡的七絕,還有一些名句:「不破樓蘭誓不還」、「已報生擒吐谷渾」、「一片冰心在玉壼」、「高樓送客不能醉」等等。

二○○五年十一月十三日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