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華紀念網站

09 「不問蒼生問鬼神」

「不問蒼生問鬼神」

前文提及,七絕以杜牧和李商隱的,寫得最好。已推介了杜的六首,再來推介李的三首。

《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註釋。「賈生」:賈誼,西漢漢文帝時人,年輕志高,才華出眾,有改革思想,作有《過秦論》。「宣室」:漢代未央宮前殿正室。「訪」:諮詢。「逐臣」:被貶逐的臣子,賈被貶為長沙王太傅(老師)。「才調」:才華。「無倫」:無人比得上。「虛前席」:古人席地而坐,把自己的坐墊移前了去傾聽,極有興趣和專心之狀。「蒼生」:老百姓。

語譯。漢文帝為了求得能幹的好臣子,特意把曾被貶的賈誼,召到未央宮的宣室來,諮詢賈的意見。賈的才華的確出眾,沒有人比得上。文帝與賈談到半夜,聽得很有興趣和專心,把自己的坐墊也移前了靠近去。很可惜,他問的只是鬼神之事,沒有談及老百姓。

作者借此詩,抒寫了懷才不遇的悲憤。賈誼有的是經世之才,文帝卻只對鬼神之事有興趣,完全沒有和他談及國家大事。

《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註釋。「寄北」:寄去北方;一作「寄內」,寄給妻子。「君」:尊稱對方。「巴山」:泛指東川一帶。「何當」:甚麼時候。「卻話」:回頭去說。

語譯。在巴山的那一個秋天晚上,夜雨滂沱,池水漲滿了。我們即將分手,你問我甚麼時候才回來;我卻不能回答,因為實在沒有確實的歸期。甚麼時候,我們又能像現在這樣,在西窗剪燭夜談,回憶和談論起這一晚,我們此時在巴山夜雨相對的情景呢?這一晚,太難忘記了。

首兩句,無法說出歸期,即重逢無期,再加上窗外雨聲淅瀝,情景哀傷。後兩句,忽虛擬再會,回想此刻的濃情蜜意,似消減了哀傷,實寫出更深的離別後相思之苦。

《霜月》:「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南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鬥嬋娟。」

註釋。「征雁」:南飛避寒的雁鳥。「青女」:主霜降的女神。「素娥」:即嫦娥,因月色白,故又稱素娥。「鬥」:競爭,比拼。「嬋娟」:容貌美好。

語譯。秋天來了,剛剛聽到南飛鴻雁的叫聲,便再聽不到蟬鳴。我站在高樓之上,向南遠望,在霜雪和月光下,那天空和水面一片迷濛,連接在一起。那主降霜的女神(青女),那在月中的女神(嫦娥),她們都抵受得住,這寒冷的天氣和孤獨,沒有躲起來。一個在月亮,一個在霜雪中,挺身亮相,來看看誰的容貌更加美好。

詩人在霜降月照之夜,抵寒冷寂寞,想到塵世的庸俗,而又立志保持自己的高潔,把這種感情和面對的景色融合起來。那青女和素娥,是他和志同道合的人的比喻,稱讚其耐寒高潔,願與他們比較才能品德。寫得含蓄,寓意不露痕跡。

二○○五年九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