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 附錄:我怎樣教小學生平仄和舊詩格律

附錄:我怎樣教小學生平仄和舊詩格律

楊文昌何妨也來讀一讀?

今天(0五年一月十七日)的《明報.三言堂》,刊出我回應楊文昌的《楊文昌更自暴其鄙陋》。因該欄篇幅所限,還有一些關於平仄和舊詩格律的常識,沒有談及,只得借《世紀》版,略作補充。

比如,楊的所謂「詩」的第一首第四句:「試解百家沉浮愁」。讀者們試讀一讀這一句,是否很別扭?因為「家沉浮愁」四字都是平聲,「三平落腳」已是詩的大忌,何況是四平。

又比如他的第二首的第三句:「帝京八載常翹首」。中國已經沒有了皇帝近一百年,為什麼還稱「帝京」,何不稱「北京」或「國都」,平仄都一樣。這不關乎格律,只有點政治不正確。

我曾在二000年三月,在《三言堂》一連寫了三篇,怎樣教小學生平仄和舊詩格律的文字。在第一篇《「傻豬」、「肥雞」……》,教小學生怎樣用「合尺」去分辨平仄,後來經讀者指出,說漏一點。凡粵語的字音,用英文拼出時,最後的字母是D、K、P或T的,配入「合尺」的「尺」,字音沒有變,但卻不是平聲,而是屬仄的入聲。如:不、谷、忽、德、督、卒、僻、克、吸……等等,收音急促的字。

絕律的平仄格律,看似複雜難記,其實並非如此。整首來說,只有四種:首句平起押韻,首句平起不押韻,首句仄起押韻,首句仄起不押韻。每句的平仄也只有四種: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再記住出句與對句要「對」,對句與出句要「黏」,便可以記得全部的平仄格律。何謂「出句」和「對句」、「對」和「黏」,在下面的第二篇《一三五不論》有較詳細的說明。

不時有讀者,寄寫了的舊詩來,叫我修改。好些是不懂平仄格律的,改無可改。我便把那三篇文字,影印了副本寄給他們。看來,他們沒有讀過那三篇文字,或時日已久,過眼雲煙而忘記了。因此,我懇請《世紀》版的編輯,借出寶貴篇幅,重刊這三篇文字,恐怕也會受讀者歡迎的,尤其是此刻,我正與楊文昌在辯論舊詩的平仄格律。

在《四句七言不是詩》一文,我把王力的巨著《漢語詩律學》,筆誤寫作《漢詩韻律學》。見報當日,即蒙王煜兄來電指正。謹此向他致謝,並向讀者致歉!

「傻豬」、「肥雞」……

升中試,在每年五月初舉行。試前,拚命「催谷」應試功課;試後,便是教授學生課外知識的最好時機。課本和補充教材都有絕詩,我便在試後上課時,向他們介紹絕詩的格律。

要懂得舊詩詞的格律,須首先能分辨平仄。如果只說,平者是悠長平穩的,仄者是急短低沉的,這樣地抽象,不但小孩子,即使是成人也很難掌握。於是,我自創一個方法去教。

我首先介紹「合晒合尺(音「何奢」)」這句俗語。演奏粵曲,首席樂手先用二胡,拉出「合尺」兩音作為標準,讓其他樂器隨之調整。這兩個音,亦等於簡譜的「5(下有一點)」和「2」,一是陽平,一是陰平,因為聲音悠長平穩,所以用作標準。

接,我叫全班學生一齊大唱「合尺」、「52」,反覆地大唱「合──尺──」,「5──2──」。弄得隔壁上課的老師,走過來看看發生了甚麼事。

再接,我說:假如一個字,配入第一或第二個音而原來字音不變的,便是陽平或陰平,也就是平聲;若原來字音變了的,便都是仄聲。「傻豬」、「肥雞」、「麻鷹」、「黃貓」、「雄獅」……,學生們先唱一句「合尺」、「52」,再以上述的詞語去配入,讓他們自己去判斷原來的字音是否變了。都是沒有變的,所以這些詞語的第一個字是陽平,第二個字是陰平。用了動物的詞語,我再用荃灣、葵涌、長洲等地名去配入,原來字音也都沒有變。我要把「合尺」、「52」、陽平、陰平的聲調,深深地印在他們的腦中。

試用「老鼠」、「小鹿」、「瘦馬」去配入,字音便變了「勞舒」、「韶碌」、「愁媽」,這些詞語的兩個字,便都是仄聲。「觀塘」、「中環」配入,字音是變了的;但「塘觀」、「環中」配入,卻沒有變。我要他們知道,不是陽平,卻能是陰平,兩者都是平聲。

最後,我叫他們以同學的姓名,一齊去分辨平仄。陳秀芬:「陳親」、「愁修」、「焚芬」;「陳」是陽平,「秀」是仄聲,「芬」是陰平。袁世良、楊志忠、范永萬、李漢全……。

這樣教了一堂,再溫習一堂,學生們都基本上掌握了怎樣去分辨平仄了。張五常在《壹週刊》悼念舒巷城的文章,憶述舒曾速成地教他懂得怎樣去分辨平仄,但卻語焉不詳。可不知那方法與我的是否相似?

(原載於二00三年三月二日《明報.三言堂》)

「一三五不論」

絕律的格律很嚴緊,如果只說:五或七絕,是四句,每句五字或七字;五或七律,是八句,每句五字或七字,未免太簡單,甚至會誤導。教懂了學生分辨平仄後,便向他們介紹絕詩的格律,略旁及律詩;因為課本和補充教材,只有絕而沒有律。

首先,我介紹七絕的平仄句式,只有四種: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為了讓學生容易記得,我進一步說:其實只有兩種,一種每兩字為一組,平仄相間,最後的一個字,與首字相反;另一種中間的三個字相同,首尾的兩字也相同。

接,我介紹「對」和「黏」。把絕詩分為兩句一組,如第一與第二、第三和第四句。這一組叫做一聯,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出句和對句每個同位置的字的平仄,必須相反,這叫做「對」;上一聯的對句,和下一聯的出句,則要平對平,仄對仄,這叫做「黏」。

再接,我介紹「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句中的一三五字,不一定要「對」或「黏」。但二四六字,則必須「對」或「黏」。這兩句話未必很全面,但我不提了。

又再接,我強調,每一首絕詩的平仄句式排列都不同,但第一句是最重要的,因為它規限了以下的句子。我補充一句:絕律都是雙數句子押韻的,平押平,仄押仄;但有些第一、二句也押韻,倘若如此,便更要「一三五不論」了。

最後,我舉出第一句的平仄句式,叫學生推算出以下的三句來。「平平仄仄平平仄」,以下三句便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以下三句便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首句押韻的,因為平韻須押平韻,仄韻須押仄韻,如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二句便須「平平仄仄仄平平」;再按「對」和「黏」,推論以下兩句。

律詩只略談:每首八句,第三四、五六句必須對仗,也有四聯全是對仗的;平仄也按「對」和「黏」的原則推算,五言的平仄句式,只刪去七言的頭兩個字。

說話比文字較易表達,而且在課室,有問有答,可用板書輔助,小學生也聽得明白的。

(原載於二00三年三月二日《明報.三言堂》)

學了和記得

學過而懂得,但不久即忘掉,也就等於沒有學過和不懂得。所以,溫習很重要,再進一步去運用,尤其是在剛學過和懂得之後,這樣學過和懂得的知識,才能鞏固下來。但如果溫習和運用的方法,太刻板沉悶,引不起興趣,也是徒勞的。所以,教過了分辨平仄和絕律的格律後,我反覆用多種方法,去讓學生溫習和運用。那時是升中試後,不必趕功課,有充分的時間這樣做。

首先是平仄。以「合晒合尺」的方法去分辨名字的每個字的平仄,地名如北京、廣州、上海、新加坡……,人名如孔明、岳飛、孫中山、華盛頓……,商號如匯豐、恆生、大家樂、屈臣氏……。我還叫學生在巴士站候車時,看見甚麼店舖的名字,也可以利用時間,去分辨它的平仄。接,便是絕律的格律。我先叫他們去分辨學過的絕詩每字的平仄;再去找出每句的平仄句式,是否合乎「對」和「黏」,是否出現「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現象。例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等等。

由於他們沒有學過律詩,我便抄出幾首五律和七律,引導了解字意和欣賞詩意後,才叫他們去分辨。如王維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杜甫的《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這首杜詩,雖較艱深,但因四聯八句都是對仗的,所以我引用了。

為了加強學生對平仄和對仗的認識,我選抄了幾段李漁的《笠翁對韻》,給他們去背誦:「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濛濛……」他們都很有興趣地,像唱兒歌般去背誦。

關於「孤平」、「拗救」、「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並非處處適用等,我都沒有提及。至於詩韻,我只提醒他們,古時字音與現在的有所不同,不能單根據現時讀音,要查韻書。

(原載於二00三年三月八日《明報.三言堂》)

(原載於二00五年一月十七日《明報.世紀》)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