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難盡基督教》
(0五年)四月份的《博覽群書》,在專欄《社長薦書》,河北大學出版社社長宮敬才,以《一言難盡基督教》為題,推薦了北京大學出版社的《基督教文化譯叢書》。這叢書已版了八本,待出的三本。他建議讀者,先讀其中的《基督教概論》、《基督教對文明的影響》、《基督教與西方思想》。
這位宮社長,是專門研究經濟和馬克思主義的,難得在介紹時,能很平實客觀地評價了基督教。他說: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國的對手,大部分都有基督教文化背景。假如不了解其文化背景,仍然固守基督教是「虛幻、顛倒的反映」的偏見,那麼,要與對手打交道是行不通的。這套叢書,從六個方面,讓讀者認識基督教:
一、西方自然科學及其成果,直接起源於基督教,這是有歷史考據的事實為根據的。
二、西方資產階級的思想體系,與基督教極有淵源。亞當‧斯密的思想精髓,只是把創造宇宙的上帝之手,換為市場之手而已。
三、基督教是西方建築、雕塑、繪畫、音樂、文學等的文化母胎,為其提供取之不盡的精神資源,在文藝復興運動中更為突出。
四、古希臘羅馬的文明遺產,主要得到基督教會的贊助和保護,才能發掘、整理、留存下來,否則,或會失傳。
五、美洲的發現和繞過非洲的航行,是促進人類歷史發展的偉大創舉。其動力有二:一是到中國和印度去找尋黃金;二是到世界各地傳播基督教。
六、古羅馬文明,被從北歐原始森林走出來的野蠻民族摧毀,整個歐洲大大倒退。基督教用了數百年時間,使其馴化而變為文明,同時為他們提供了相對統一的精神家園和文化背景。今天,能夠正逐步走向一體化,這也是一個因素。
這位宮社長,再接著指出,簡單化、片面性而未能正確全面地認識基督教的原因,有三方面:
一、以自然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有限的生活經驗,去推想衡量宗教。思維方式有三種:知、情、意。用自然科學的求「知」思維,去看待「情」(美學)和「意」(宗教和倫理),這是思維方法上的錯位,必然有簡單化、片面性的結論。
二、用自然科學的思維方法,去衡量客觀現實,會覺得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的教義,都是虛幻和顛倒的。但換一個角度,從審美和倫理去看,便會發現是人類生活經驗的總結和昇華,是文化現象,是精神文化資源,是智慧結晶。
三、把某一個時代、某一部分神職人員的墮落、腐敗,擴大而視為整個基督教及其全部歷史,都是如此。這是以偏概全。
不管你是不是教徒,基督教的存在,是目前人類社會的巨大的不容忽視的客觀現實。即使你反對,也要「知己知彼」,也要有多一點深入的認識。「一言難盡」,的確不容易一蹴即至,要虛懷耐心一點。
上述叢刊在國內能夠出版,並得到推薦,為甚麼《往事並不如煙》(即港版《最後的貴族》),卻出版時被刪節,出版後又被禁呢?
二00五年五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