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華紀念網站

006 毛澤東寫別字

毛澤東寫別字

他手書所作的《清平樂‧蔣桂戰爭》,其中的一句「一枕黃粱再現」,把那「粱」字寫作「梁」。這是別字而不是錯字,兩字的筆劃都沒有錯,只是用錯別的一個字。那墨,在當時全國的大大小小報章都刊登了出來,雖然沒有人公開指出,但竊竊私語總禁不了。文醜郭沫若,護主心切,竟然想出這樣的道理來:「主席在無意中為我們簡化了一個漢字」。其實,《一簡》、《二簡》兩批簡體字,都沒有把「粱」簡化為「梁」。其後,文字改革委員會,也沒有遵從郭假傳的「最高指示」,把「粱」字簡化了。

在楊絳的《我們仨》(第240頁),記述了一件這樣的事。錢鍾書翻譯《毛選》時,指出原文的一個錯誤,堅持說:「孫猴兒從來未鑽入牛魔王腹中。」毛借用《西遊記》這情節,來比喻打進敵人的內部,搗亂造反。但在《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孫行者一調芭蕉扇》,說的卻不一樣。孫行者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用來熄滅火焰,好路過西往。鐵不給,孫便變了一條小蟲,躲在茶末,讓她喝進肚,在她肚拳打腳踢。她屈服了,拿出扇來,那卻是一把假的,把孫騙了。牛魔王是鐵的丈夫,毛把兩人混淆了。胡喬木為此,竟調了全國不同版本的《西遊記》來查核,都證明了錢所指出是對的。結果,毛把原文的兩句修改了。

本來,手書、行文寫了錯別字、或引錯典故,是不時會有的,不值得大驚小怪。發現了,承認了,更正了,那便好。反而郭和胡,尤其是郭,或文過飾非,或戰戰兢兢,倒是醜態。

以上兩事,早已知聞,最近在國內作家陳四益的文章,再又讀到。由此,聯想起美國《獨立宣言》中的錯漏。

在美國,《獨立宣言》的地位,僅次於聯邦憲法,是極受尊重的歷史文件。原件珍藏於國家檔案館,被視為無價的國寶。假如細心觀看,發現有兩個遺漏了的字母,只在行間,加上「」的符號,把字母加上便算。其實,字數不多,重抄另寫一紙,也不費很多的時間。但當時在文件上簽名的五十六位代表,都沒有這樣的要求,認為實質的內容才最重要,不斤斤計較這樣的小節。於是,這份這麼重要的歷史文件的原件,就留下了成為美談的「缺陷」。這所謂「缺陷」,也反映出一種務實的豁達精神。

《蘭亭序》也有塗改過的字,但仍被尊為「天下第一行書」。臨摹者,也照塗改過的去臨摹。

二○○四年五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