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 怎樣讀解這故事?

怎樣讀解這故事?

《挺經》,曾國藩作,這是他總結處世經驗和成功心得的一本書。全書共十六條,開宗明義的第一條是「堅挺」,書名亦由此而來,可見他對這一條的重視。但在面,卻沒有說甚麼大道理,只講了一個故事。

一戶人家,家中的長者邀約了一位貴客到訪,並要留他在家吃午飯。清早,長者便吩咐兒子,前往墟市去採買蔬菜果品,以準備款待。但過了很久,兒子還沒有回來。他心裏着急,到窗口去眺望,看見挑着菜擔的兒子,在水田的一條小路上,與一個挑着京貨的人,面對面站着,各不相讓,僵持着。

長者連忙走上前去,好言勸告那人:「老哥,我家裏有客人,正等着這些東西做飯,請你到水田裏站一站,讓他過去了,你不是也可以過去了嗎?那不是大家都方便嗎?」

那人說:「你要我下水田去,他為甚麼不下?」

長者說:「他長得矮,下到水田,擔子裏的東西都會浸壞了;你比他高,下到水田,擔子碰不到水。因為這樣,才請你讓一讓。」

那人說:「他擔子裏的是蔬菜果品,浸了水也不會壞;我擔子裏的是京廣貴貨,浸了水便一錢不值。他應該讓路給我才對!」

長者無法說服他,便說:「讓我來下水田罷!請你把擔子交給我,頂在頭上,你空身從我兒子身邊走過,我再把擔子交還你。」說罷,立即脫下了鞋襪,準備到水田裏去。

那人看見長者這樣做,過意不去,說:「既然你老人家這麼費事,我就下水田去,讓你兒子先挑着擔子過去好了。」說罷,便下田讓路。這一場爭執,得到解決而和氣收場。

曾國藩要用這故事,說出甚麼經驗心得呢?那「挺」字是甚麼意思呢?

有人說:故事中的長者、兒子、那人,三人中兒子是贏家;長者脫了鞋襪,那人下了水田,兒子卻甚麼也沒有做,只是堅持不讓路,不想辦法,終於贏了。他之所以能贏,皆因「挺」(堅持頂住)得好。

有人說:事情得到解決,完全由於那人先走了一步,這也即是「挺」。「挺」不單是「頂住」的意思,還有「走前一步」的另一含義。

有人說:先走第一步的,不是那人而是長者,他「挺」身而出,去勸告,去想辦法,還脫了鞋襪要下水田,才感動了那人過意不去而讓步,出現了圓滿的結局。那「挺」字,就是挺身而出親自參與的意思。

又怎樣去讀解這故事呢?

二○○四年四月十九日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