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華紀念網站

034 「斬無名,起智慧」

捨命陪君子

《三言堂》的「一言」 司徒華

「斬無明,起智慧」

這句佛偈,已忘記了出自何經何典。但在作出抉擇時,這句話,總像一閃一閃的紅燈,在我腦海亮起來,發出警號。

「無明」兩字,佛學有特定釋義,而我卻作了自我的界定。

「無明」有兩種:一是錯誤的意識,一是錯誤的認識。

意識,是品德的修養;認識,是對客觀具體情況的了解,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掌握。作出抉擇時,假如能警惕和摒除自己的錯誤意識和認識,就可増長智慧,不犯錯誤,少犯錯誤,不犯大錯。

  試用幾個大家熟悉的故事,說明一下甚麼是意識和認識。

 「愚公移山」:愚公因堅定的決心和毅力而成功,這是意識的勝利。

 「龜兔賽跑」:兔子因驕傲怠慢而輸了,這是意識的失敗。

 「曹沖稱象」:曹沖雖然不知道有所謂阿基米德原理,但用同一的物理現象,找出大象的重量。他對這一物理現象的認識,使他解決了問題。這是認識的智慧。

 「刻舟求劍」:把劍掉在河裏的人,不知道船在走着,當船靠岸時,在船上記下掉了劍的地方,已不是劍掉在河裏的地方,因而再找不到劍。這是認識的謬誤。

 

 「司馬光救友」:他不但見義勇為,臨危不亂,而且知道打破大缸,水流出,朋友便可得救。他可謂智勇雙全。智就是認識,勇就是意識。

 「淝水之戰」:秦王苻堅大敗,是在意識和認識上都犯了錯誤。自大輕敵,這是錯誤的意識;不知道自己的軍隊是烏合之眾,紀律不嚴,且被敵方的第五縱隊滲入,謠言一播,便陣腳大亂,潰不成軍,這是錯誤的認識。

 「斬無明」,可以「起智慧」:「起智慧」,亦可「斬無明」。在實踐鍛煉中,不斷積累經驗的智慧,也就可逐漸摒除錯誤的意識和認識。

一九九七年八月十一日